与胡兴安夜别
何逊〔南北朝〕
居人行转轼,客子暂维舟。
念此一筵笑,分为两地愁。
露湿寒塘草,月映清淮流。
方抱新离恨,独守故园秋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送行人掉转车头回去,客人暂系的船缆正要解开。
想起酒宴上大家强为欢笑,即将化作两地的愁怀。
露珠溅湿了寒塘杂草,明月随着淮河的水奔流。
才抱着别离的新恨,独守着故园度过新秋。
注释
胡兴安:诗人的朋友。
居人:“居人”指住在此地的主人。留居的人,指胡兴安。行:将。转轼:回车。轼:车前横木。这里指代车子。
客子:“客子”指将要乘舟离去的过客。诗人自指。维舟:系船。维,系。
筵:坐具,也指座位。一筵:指相聚在一起。
以上两句的意思是:想到眼前的欢聚笑语转眼就要化为两地的离愁别恨,心
鉴赏
诗以对举开头,一句写“居人”——送行者,即胡兴安;一句写“客子”——行者,即诗人自己。轼,车前横木,代指车;行转轼,将要回车。维舟,系上船。“居人”将“客子”送到江边,客子登舟,船虽然还系在岸边,但马上就要起航了;“居人”的车夫自然也要作回车的准备,“别”已在眼前了!这两句十个字,简捷而生动地白描出一幅将别未别、两情依依的水边送别图,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情节,极其难以言传的深情。陈祚明说:“何仲言诗经营匠心,惟取神会”(《采菽堂古诗选》)。确非虚语。别时如此,别后会怎样呢?三四两句即沿着这一思路,回答这一问题。不过妙在第三句先作一兜转,从时间上说是回到别前的酒宴,从情绪上说则仍是席中的欢
创作背景
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季秦淮江畔与朋友胡兴安分别时,留别相送到舟中所写下的一首友情诗。大约作于建康(今江苏南京)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程千帆等.古诗今选(征求意见稿)上册: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,1979:第124页
2、
王洪主编.古代诗歌鉴赏辞典:北京燕山出版社,1989年08月第1版:第136页
3、
杨明著.汉唐文学研赏集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荣休纪念文丛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0.01:第303页
简析
《与胡兴安夜别》是一首五言古诗。诗中描写了诗人与友人临别欢宴后在江边分别时的情景,表现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,抒发了其离恨别愁、聚散悲欢的思想感情。这首诗写景真切,细致精当,抒情真挚,并且运用了筵席上的欢快与离别时的沉寂的对比手法,清新隽美,极为精妙,颇有唐诗的境界格调。
何逊
何逊(466年—519年),南朝梁诗人,字仲言,东海郯(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)人,何承天曾孙,宋员外郎何翼孙,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。八岁能诗,弱冠州举秀才,官至尚书水部郎。诗与阴铿齐名,世号阴何。文与刘孝绰齐名,世称何刘。其诗善於写景,工于炼字。为杜甫所推许,有集八卷,今失传,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。后人称“何记室”或“何水部”。 135篇诗文 81条名句
咏内人昼眠诗
萧纲〔南北朝〕
北窗聊就枕,南檐日未斜。
攀钩落绮障,插捩举琵琶。
梦笑开娇靥,眠鬟压落花。
簟文生玉腕,香汗浸红纱。
夫婿恒相伴,莫误是倡家。
咏孤石
惠标〔南北朝〕
中原一孤石,地理不知年。
根含彭泽浪,顶入香炉烟。
崖成二鸟翼,峰作一芙莲。
何时发东武,今来镇蠡川。
凶神蚩尤
《述异记》〔南北朝〕
轩辕之初立也,有蚩尤氏兄弟七十二人,铜头铁额,食铁石,轩辕诛之于涿鹿之野。蚩尤能作云雾。涿鹿今在冀州,有蚩尤神,俗云人身牛蹄,四目六手。
今冀州人掘地得髑髅如铜铁者,即蚩尤之骨也。今有蚩尤齿,长二寸,坚不可碎。
秦汉间说,蚩尤氏耳鬓如剑戟,头有角,与轩辕斗,以角觝人,人不能向。今冀州有乐名“蚩尤戏”,其民两两三三,头戴牛角而相觝。汉造角觝戏,盖其遗制也。
太原村落间,祭蚩尤神不用牛头。今冀州有蚩尤川,即涿鹿之野。汉武时,太原有蚩尤神昼见,龟足蛇首,首疫,其俗遂为立祠。